2025 年,美國汽車行業正面臨著一場因貿易政策而起的前所未有的沖擊。據美國汽車行業機構汽車研究中心(Center for Automotive Research)4 月 10 日發布的分析,美國總統特朗普于 4 月初實施的 25% 汽車關稅,將使美國汽車制造商在 2025 年的成本增加約 1080 億美元,約合人民幣 7400 億元。
底特律三巨頭首當其沖,成本大幅上升
- 成本增加情況 :底特律的美國三大汽車制造商,即福特汽車公司、通用汽車公司以及生產 Jeep 和 Ram 皮卡的 Stellantis 公司,成本將增加 420 億美元。研究顯示,這三家汽車制造商因進口零部件需承擔的關稅成本為每輛車 4911 美元,高于整個行業每輛車 4239 美元的平均水平。對于進口汽車,整個行業每輛車的平均關稅成本為 8722 美元,底特律的三家汽車制造商每輛進口汽車的平均關稅成本為 8641 美元。
- 應對措施 :為應對關稅政策,通用汽車在美國印第安納州的一家工廠增加了皮卡產量,Stellantis 則暫時關閉了在墨西哥和加拿大的各一家工廠,但這導致五家與之存在供應鏈關聯的美國本土工廠受到波及。
全球車企受沖擊,市場格局生變
- 不同車企受影響各異 :現代汽車集團成為最大輸家,其大量汽車在美國市場銷售,面臨高額關稅成本。日系車企雖受沖擊,但由于品牌分散和本土化生產相對可控,受影響程度相對較小。中國車企因出口到美國的汽車數量有限,基本不受影響。特斯拉本土生產受益于競品漲價,但銷量承壓且面臨零部件關稅風險。
- 進口車份額下降 :美國近半數進口汽車來自墨西哥、加拿大、日本和韓國。加征關稅將迫使跨國車企調整供應鏈布局,如現代汽車宣布在美投資 210 億美元建廠,但轉移成本高昂且需數年時間落地,短期內難以彌補成本上升的缺口。關稅可能導致美國汽車進口量減少 25%,全球滾裝船運輸需求下降,影響海運貿易量 4%-7%。
行業競爭加劇,消費者購車成本上升
- 市場競爭格局重塑 :進口車和國產車價格均上漲,進口依賴大的品牌受挫,市場競爭格局面臨重塑。美國本土車企雖試圖通過調整生產布局來降低成本,但在關稅政策的影響下,其競爭力也受到一定影響。
- 消費者購車意愿下降 :關稅可能導致美國市場新車價格上漲 3500-15000 美元,疊加高利率和通脹壓力,消費者購車意愿下降,將嚴重影響美國汽車市場的銷量。
對美國經濟及就業的影響
- 經濟衰退風險增加 :美國商會負責國際政策的高級副總裁約翰?墨菲曾表示,加征關稅將傷害而非幫助美國汽車工業,危及很多美國人的工作崗位。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分析認為,對進口汽車加征 25% 關稅,將導致美國國內生產總值減少 0.15%,消費者每年多支出 450 億美元,還將導致 19.5 萬個就業崗位流失。
- 產業空心化風險加劇 :從長期來看,關稅政策可能削弱美國汽車產業的全球競爭力,導致產業空心化風險加劇,進而影響美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貿易伙伴的反制措施
- 歐盟的應對 :歐盟委員會發言人表示,歐盟正在評估美國加征關稅措施的影響,并準備采取報復性措施。一旦付諸實施,將在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內提起磋商請求,正式開啟世貿訴訟程序,并已擬定了報復清單和反制措施,包括提高從美國進口商品關稅以及限制部分農產品進口等。
- 其他國家的反應 :加拿大、墨西哥、日本等美國的重要貿易伙伴也紛紛表示擔憂,并考慮采取相應的反制措施,這將進一步加劇全球貿易緊張局勢,對全球經濟增長產生負面影響。
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本意是為了促進美國國內汽車產業的發展,但在全球產業鏈高度融合的今天,這一政策卻引發了一系列復雜的連鎖反應,不僅給美國車企帶來了巨大的成本壓力,也擾亂了全球汽車市場的秩序,其最終效果仍有待時間檢驗。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汽車信息網 » 特朗普關稅政策或致 2025 年美國車企成本飆升 1080 億美元 行業格局面臨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