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以上方法,您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線上或線下辦理駕駛證換證,以實現更快更便捷的服務。
]]>綜上所述,辦理個人ETC在提高通行效率和節省費用方面具有明顯優勢,但也存在設備損壞和安全隱患等問題,車主在辦理時需綜合考慮。
]]>來源:http://www.5aqiche.com/7071.html
]]>近日網絡熱門話題“你買過最后悔的車都有哪些?”吸引了很多朋友的關注,小編也就評論區出現較高的車型進行盤點分析,來看看有哪些后悔到吐血的車型?
買過最后悔車型Top 1:獵豹CS10
獵豹CS10是整個話題中出現頻率最高,且獲得網友們一直認可的最后悔車型。如今的獵豹汽車早已經人去樓空,但是當年在SUV浪潮掀起的時候,獵豹汽車不斷鼓吹的軍工背景和扎實技術,贏得了眾多消費者的信任,獵豹CS10是獵豹汽車全新都市SUV領域的旗艦車型,顏值高、通過性好、超大空間、超高配置的等特點,迷惑了不少消費者,并且售價為9.68萬元-14.68萬元,因此在時代的風口中獲得了不少的銷量。
數據顯示,長豐獵豹在2017年總計批售12.28萬輛整車,其中獵豹CS10就有8.04萬輛。作為一款當年十分暢銷的車型,獵豹CS10的投訴居高不下,不少網友反饋該車發動機漏油、轉向機異響卡滯、剎車偏軟和小毛病故障率高,各種問題幾乎隨處可見,深刻影響了車主的用車體驗。
更重要的是,有網友花費15萬落地購買的獵豹CS10,開了5年二手車價格僅賣了9000元,小眾國產品牌+毛病多+保有量等各種問題,導致這款車型在二手車市場無人問津。如果當年選擇同價位的繽智或許X-RV,最起碼還能賣七八萬元。獵豹CS10真的是讓車主血虧的一款SUV,排名第一真的毫無爭議。
買過最后悔車型Top 2 :眾泰T600
與獵豹相比,眾泰在當年的名氣還更大一些,曾經一款眾泰SR9名噪一時,但是眾泰真正的支柱車型,應該是眾泰T600。當年眾泰T600吸引消費者的因素主要有兩點,其一,眾泰T600的造型糅合了國際最前沿的造型設計元素,大氣外觀容易吸引不少消費者;其二,眾泰T600豐富的配置外加實惠的親民價格,7.98萬元-9.88萬元的價格,的確比主流車型實惠很多。
因此,對于很多貪小便宜的消費者來說,選擇眾泰情有可原。在那個市場需求泛濫的年代,只要把車造出來就不愁賣,且經濟形勢上行的時候,對于品質的關注也沒有那么高。眾泰T600的后續表現一言難盡,質量不敢恭維,不斷遭到投訴的聲音,成功登上投訴率最高的車排行榜?,F如今二手車的價格低至一萬多元也無人問津,真的是一款買過就后悔的車型。
買過最后悔車型Top 3 :納智捷7
“三桶油戰略合作伙伴”“讓車販子顫抖的二手車”“開車不能深踩油門,否則油箱里面會出現小漩渦”“不熄火,它永遠加不滿油”“百公里油耗3個加油站”……雖然在馬路上已經很少能見到納智捷品牌的車型,但它在網絡上的熱度甚至遠遠超過其銷量巔峰時,各種調侃油耗高的段子層出不窮,而納智捷7則是其中的代表車型。
2010年,臺灣裕隆集團與東風汽車合作,作為首個以大中華自主品牌定位的車企,東風裕隆旗下的納智捷品牌取得了夢幻般的開局,納智捷大7 SUV的上市恰逢國內SUV市場的爆發增長期,加之納智捷大7當時的電子化和智能化程度較高,一度成為“網紅車”。
隨著銷量增加,納智捷油耗高、故障多等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從風頭一時無兩到無人問津,納智捷僅用了不到6年時間。納智捷7也因為各種問題受到了網友的調侃,尤其是百公里實際油耗15L甚至更高的表現,成為了納智捷7揮之不去的標簽,過高的使用成本也是令車主苦不堪言。
買過最后悔車型Top 4:圣達菲
圣達菲是一輛讓華泰走上人生巔峰的車型,同樣也是一輛讓華泰從巔峰上走下來的車型。在2005年的時候,華泰汽車與現代汽車合作獲得了圣達菲的生產權,實惠的價格+主流的設計+現代的品質,華泰獲得過一波迅猛的發展。隨著現代和華泰的“分手”,華泰有圣達菲只名,卻無圣達菲之實,華泰只能靠著圣達菲“祖傳”的東西以換殼拉皮的方式延續著自己的造車之路。
因此,在失去了現代汽車的保障后,華泰圣達菲作為救命稻草開始出現質量下滑等各種問題,前期投訴的多是車身附件和電器的故障,后期開始出現變速箱等核心部件的故障。伴隨著消費和市場環境的改變,華泰汽車沒有能夠跟上市場的步伐和節奏,在2018年之后的汽車市場大洗牌中,華泰汽車也開始淡出消費者視野,圣達菲也成為了不少車主揮之不去的陰影。
買過最后悔車型Top 5:陸風X7
陸風在自主品牌中有一定的歷史但一直默默無聞,直到陸風X7的問世才一炮走紅。陸風X7在當年可是和眾泰SR9齊名的車型,一個以模仿保時捷Macan出名,一個則是以模仿路虎攬勝極光出名,除了車頭的細節差異外,陸風X7基本和路虎攬勝極光一個模子刻出來的。對于陸風X7赤裸裸的山寨,當初爭議也是非常大,以至于后來和路虎公司的訴訟也是持續了很長時間。
陸風X7的銷量在當時卻十分強勢,平均每個月有1.2萬輛的銷量,最搶手的時候還出現搶斷市的情況。只需要花1/4的價格,就能買一輛高仿的路虎極光,對于好面子的消費者吸引力很大。“山寨”始終是一種快銷手法,紅火的時期過了以后,陸風X7也開始因為質量問題飽受批評,并且關于抄襲的討論也讓很多車主沒有面子,這種卑劣的手段不過是飲鴆止渴,很多車主也是開始后悔買了陸風X7。
小編總結
通過以上這些車型的分析與網友的反饋,買車最后悔的原因無非就是質量差、油耗高、不保值,品牌小眾且口碑崩盤,二手市場無人問津導致所有的購車費用幾乎石沉大海,用車體驗一言難盡。所以買車的時候還是盡量選擇大廠出品的主流車型,即便后悔也有挽留的余地。
]]>
高擋位低轉速
省油程度:三星
毀車指數:一星
高擋低轉可以說是老司機的必備省油技巧,更低的發動機轉速確實可以節省不少油耗。但相當一部分司機為了取得極致的油耗,將發動機轉速壓得過低,ECU為了保持車輛正常運行只能被迫噴出更濃的燃油。在長期低轉速以及高濃度噴油等因素疊加下,油可能沒省多少,反倒是發動機節氣門、活塞產生了不少積碳。
當積碳足夠多的情況下,就可能導致發動機出現怠速不穩等各種問題。哪怕你有養車意識,每次保養都懂得為發動機加入燃油添加劑,那你又是否算過,省出來的油費是否足以覆蓋購買燃油添加劑的成本呢?低轉雖省油,但并不絕對,大家還是要偶爾拉拉高轉,不要矯枉過正了。
手動版自動啟停
省油程度:一星
毀車指數:四星
眾所周知,開啟車型自帶的自動啟停系統功能,在特定的擁堵工況下,確實可以省油。有不少自認為模仿能力很強的老司機動起了“歪心思”,當車輛行駛在擁堵路段時,自行熄火玩起了手動版自動啟動。出發點看似很聰明,殊不知自動啟停功能并非只是幫你熄火啟動那么簡單。具體來說,自啟停車型在重新啟動時,電池、電機、起動機之間會相互協同工作,真正達成省油目的。
而普通車型的電池、火花塞、起動機都未針對性作出強化。在頻繁手動啟停發動機的沖擊下,不但會令電池長期處于電壓不足的狀態,而且啟動的高強度沖擊也會加速電瓶、火花塞的損耗,縮短零部件壽命。再說了,沒有了啟停電池的幫助,正常啟動發動機時噴出的高濃度燃油,也不見得有你老老實實怠速省油。
空擋溜車
省油程度:負分
毀車指數:兩星
遇到前方紅燈、下坡路段,很多開慣手動擋的老司機都有切換空擋溜車的習慣。當這群老司機升級置換了自動擋車型后,甚至也把這一習慣延續了過來。事實上如今很多發動機的電噴技術在帶檔滑行狀態下完全不噴油,相反如果你此時將擋位切換為空擋,發動機反而需要噴油進入 “怠速狀態”。
再說了,當紅燈轉綠、車輛又未停穩時,怠速切換前進擋還存在轉速不匹配的可能性。如果經常粗暴執行,相信變速箱內部的金屬碎屑一定不會少。
虛假節油神器
省油程度:負分
毀車指數:五星
在油箱蓋上放一張“節油卡”、12V點煙器接口插“節油CPU”,可能很多車主都能一眼看出是智商稅,但就是這樣的產品依然在市場暢銷。
不過相比起上面兩款,市面上還有很多更難看穿,而且更加毀車的虛假節油設備。例如那些需要對發動機油路、電路進行改裝的節油裝置,它們在正常人眼里看似更加專業也更真實。然而這類針對油路、電路改裝的虛假節油產品,非但沒有產生真實節油效果,而且還存在令車輛自燃的安全隱患。對于這類型有文化的流氓,大家一定要加以防范。
降低燃油標號
省油程度:兩星
毀車指數:四星
燃油標號代表著油品的抗爆震能力,一般情況下,發動機都可以兼容更高燃油標號的燃油。但對于價格敏感型用戶來說,更高的燃油標號也意味著更高的加油成本,低標號則能省下差價。
雖說發動機對燃油標號的限制設置了一定冗余,但如果所添加的低標號燃油超過了發動機的冗余程度,那么發動機原有的燃燒程序就會被打亂,發動機也會發生爆震現象。輕則造成發動機加速無力、異常抖動,重則便可能令發動機產生機械損傷。
長時間不開車
省油程度:五星
毀車指數:三星
不開車絕對是最終極的省油小妙招,這和“不買立省100%”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車不是開壞的,而是放壞的”。車輛長時間停放,導致電瓶處于虧電狀態是肯定的。如果遇上潮濕天氣,沒有了發動機的余溫,線路、芯片也容易受潮發生短路引發電子元件故障。
來源:http://www.43qc.com/gai/2021/18199.html
]]>Gulf Oil(海灣石油)
海灣石油可以說是小哥最喜歡的涂裝了,整體大面積以藍色為主配以橙色線條點綴,簡潔不失靚麗。
海灣石油顧名思義是一家石油公司,但當時公司為了提高自己影響力決定參與賽車贊助。而其中Gulf與福特在著名的勒芒24小時耐力賽成為了賽車史上最經典的范例。當然除了以上這個合作,Gulf還贊助過的車隊包括保時捷、阿斯頓·馬丁、邁凱倫等等。
Vaillant(威能)
看到車上這個小兔子和綠色的涂裝了嗎?其實這是一家德國公司名叫“Vaillant威能”,是一家生產熱水器的公司。
上世紀70年代一輛保時捷935 K2賽車在德國通用汽車俱樂部所舉辦的紐博格林1000公里耐力賽中取得了第二名的成績。此外它們還在比利時的Zolder賽道取得了第一名的成績。
(Rothmans)樂富門
樂富門(Rothmans)是一家來自英國的煙草公司,它贊助的賽車涂裝是由藍白為主色調局部配有金色線條。而該配色從勒芒到達喀爾拉力賽無處不在。
Marlboro(萬寶路)
大家對于Marlboro(萬寶路)我想都不會陌生,美國香煙品牌。但同時它也是賽車運動最大的贊助商之一。
上世紀70年代萬寶路踏入到F1領域,此后在勒芒、WRC等賽場上也都能看見它的身影。標志性的紅白配色最為顯眼。當然最為出名的還是塞納也曾駕駛過身披萬寶路涂裝的賽車。
這還沒完,萬寶路還贊助過MOTO GP的杜卡迪車隊!
Martini(馬天尼)
對洋酒稍有了解的朋友們或許對馬天尼不陌生,這款意大利的起泡酒自1863年發展至今已成為世界最具實力的葡萄酒品牌之一。
而在1968年起,馬天尼開始贊助賽車運動其標志性的紅藍線條更是成為了賽車場上的常客。而除了自己國家的藍旗亞使用了馬天尼涂裝。保時捷也同樣是馬天尼的忠實伙伴918 Spyder算是一個經典代表。
John Player Special(約翰尊品)
John Player Special(約翰尊品)包括我在內對于這個品牌都不是那么熟悉,甚至你到搜索引擎里都搜不到到太多相關信息。但其實它是一家英國的煙草公司,早年間開始贊助蓮花車隊。而黑色加金色的涂裝更是讓人過目不忘。
BMW M(寶馬 M)
這個涂裝我想大家都很熟悉,經典的白紅藍配色對于Bimmer們算是個信仰圖騰。
而該涂裝的首次亮相正是3.0CSL,這款車由于采用了大尾翼而得名 “蝙蝠俠座駕”的綽號。
Pink Pig(粉紅豬)
有沒有發現粉豬涂裝突然火了起來,不管奔馳還是寶馬都貼上這個涂裝。那究竟是怎么火起來的呢?
事情起因是,當時保時捷車隊最大贊助商馬天尼的老板看到917/20的車型時候非常失望覺著這臺車非常丑并且臃腫的像一頭豬,于是拒絕在這臺車上使用馬天尼涂裝。恰恰是這個拒絕保時捷干脆將這臺車外觀涂成一臺“小豬”的樣子。于是乎,粉豬就此誕生。
2018年作為保時捷70周年慶典,粉豬在勒芒24小時耐力賽大殺四方成為最快“小豬”,而粉豬的潮流也席卷了國內的保時捷改裝圈。
Red Bull(紅牛)
最后我們要來說說“紅牛敢死隊”,之所以這么說就是紅牛贊助任何類型極限運動,有些在我看來真的是玩命?。?/p>
這家運動飲料公司源于泰國,全世界每個角落幾乎都有它的身影。說回到賽車涂裝,紅牛的涂裝非常簡潔,把自家LOGO放大,并印在較為顯眼的地方,配上藍色底色非常醒目。
寫在最后
人靠衣裝,車靠涂裝,其實賽車上涂裝不僅非常亮眼,同時還具有非常大的商業價值以及各個車隊文化等。當然更為重要的是這些涂裝甚至已經成為廣大車迷心中的信仰圖騰,文化符號。對于以上幾款涂裝你更喜歡哪款?留言告訴我。
]]>03.測試標準
麋鹿測試在國際間慣用的測試方法分為兩種——滿載狀態和空載狀態。
滿載狀態下是指車內有四名乘員,同時行李箱負載相應配重,車輛以恒定速度進入測試區,在不踩剎車和油門的情況下進行高速閃避。
并且在測試過程中,測試人員還要反復進行,測試起始速度一般控制在56-80km/h左右,并逐次提高車速,一直到車輛出現失控。
也就是說,麋鹿測試就是要把車輛逼到極限,讓車輛“當眾失態”,才能測出最大通過速度。
只看圖片,頗為驚悚。但拋開車速說姿態和拋開姿態說車速,都是不負責任的做法。
目前,海外做麋鹿測試的權威機構有兩家,一家是采用滿載方式測試的瑞典Teknikens V?rld。另一家是采用空載狀態測試的西班牙km77.com。
瑞典Teknikens V?rld的麋鹿測試軌跡設計,可見路徑設計給駕駛員反應的距離非常短,車輛此時作出的是非常緊急的閃避動作。西班牙km77.com也采用上述相同測試路徑進行測試。兩家記錄的測試時速均以車輛本身的時速表為準。
目前國內暫沒有專業的第三方機構做麋鹿測試,有個別媒體會零星的做測試,但評判標準不統一,主觀能動性較大。如某車之家,測得UNI-K麋鹿試驗最快通過速度達到72.1 km/h,卻在標題說“極限狀態穩定性差”。
要知道林肯冒險家的麋鹿測試成績為65.4km/h,本田冠道成績為69.5km/h,奧迪Q5 L成績為72.4km/h,從整個行業來看,UNI-K的成績在同級別車型中已屬于優秀水平。
雖不知出于什么原因,但這樣的做法未免有故意引導之嫌。
02,麋鹿測試成績跟車型的大小、重量、重心、底盤、車身剛性等因素相關
一般來說,麋鹿測試下車輛在70-79km/h時速下進行閃避而不失控的,被評為優秀;時速在80km/h或以上進行閃避而不失控的,已是頂尖水平。
編輯特地找來瑞典Teknikens V?rld歷年來麋鹿測試成績最好的車型和大家分享。
上榜的基本是跑車
不必奇怪,跑車重心低,抓地力強,操穩好,再加上跑車本來載人載物空間就少,重量輕,慣性自然就小一點,以上種種都是跑車能在麋鹿測試中拿到好成績的原因。
相比跑車,SUV離地間隙高了不少,雖說通過性不錯,但車輛的重心也會隨之上移,這導致車身穩定性方面會存在一定劣勢,再加上SUV比跑車重不少,麋鹿測試水平不如跑車也正常。
這好比王祖藍跟施瓦辛格比力氣,當然是后者穩贏。但比躲閃,王祖藍小巧的身軀更具優勢。
目前家用車在麋鹿測試中的平均成績是68km/h左右,SUV若能取得超過70km/h的成績,已十分不錯。
03,作為普通用戶,如何看待麋鹿測試
麋鹿測試雖然是出于對車輛緊急避險狀態下安全性的考察,但它體現的更多是車輛在極限狀態下的表現。
測試成績我們要關心,但不必糾結。
經專業機構統計,在麋鹿測試過程中,所有試驗車輛都會一直驗證到極限速度,此時車輛的側向加速度一般能夠達到0.8 g左右,屬于典型的極限駕駛工況。
而日常99%的工況,車身側向加速度都在0.3g以內。側向加速度超過0.3g時,司機第一反應已是減速,故極端條件下需要我們駕車躲避危險的狀況確實不多。
但是極限狀態下,穩定的品質和良好的操控確實能夠體現出一個品牌的造車水準。
在我看來,麋鹿測試成績雖不至于越高越好,但低了也萬萬不行。
最后需要說明的是,麋鹿測試體現的是緊急避險能力,當撞擊不可避免時,汽車是否安全要取決于被動安全。
]]>
而電機是怎么運作的,這就涉及到電磁感應之類的物理知識了,再進一步又涉及到什么直流電、交流電、單相電、三相電等亂七八糟的,文科博士后學位的漫哥就不多作解釋了。反正只要知道通過電磁感應這一牛鼻現象,電能讓電機轉起來,反過來,電機轉起來能發電。像火力發電、水力發電、風力發電都是用自然之力讓電機轉起來發電的。
知道這一層,電動汽車的動能回收就好理解了。當你需要剎車時,電池不再給電機供電。但電機沒有停下來,而是車子慣性滑動時的輪軸轉動,帶動電機轉動。電機轉動了,電磁感應效應就能發電,產生電能傳回到電池里儲存起來。帶動電機轉動是消耗動能的,車子速度也會慢慢減下來,達到剎車效果。
不過動能回收的剎車效果是比較緩慢的過程,不能完全代替傳統液壓剎車,所以車企在動能回收設計上一般有兩個派別。第一種是兩段油門派,能量回收功能集成到油門踏板上,松開踏板到一定程度,能量回收就會介入,車子減速。
第二種是兩段剎車派,能量回收功能集成到剎車踏板上,輕踩剎車一定范圍內,能量回收開啟;超過某范圍后,液壓剎車介入。
第三種是混元派,上面兩個混一起,松開油門后動能回收輕介入,踩剎車前段時加大動能回收的強度。當然漫哥只是簡單吹吹,貴一點的車,還會根據踏板踩下的深度、速度,進行動能回收剎車和液壓剎車的智能調整。
動能回收看似挺不錯的,起碼省電。但其實搞不好還是有坑的,因為電池是個矯情貨,經常一點點的充電放電,對它的壽命也是有影響的。而動能回收的效率如果太低的話,省下的電費可能還不夠電池的折舊,那就虧大了。
所以動能回收并不是什么十分優越的東西??勺趭W迪上哭的前女友不懂,獨剩漫哥坐在雅迪上仰頭笑著……你說大家都電動車,咋就不一樣呢?
、
]]>
自動啟停按鈕A亮是開啟嗎
燈亮代表著啟停功能關閉,燈滅代表啟停功能啟動。因為自動啟停是默認開啟的,因此默認開啟時啟停按鈕會熄滅,如果我們分不清楚啟停功能有沒有在工作,咱們可以看看車輛儀表盤上有沒有亮起綠色的“A”字提示燈,如果亮起的話就證明啟停功能正在啟用,如果“A”字為橙色或紅色的話就證明自動啟停關閉。
啟停標志一閃一閃怎么回事
啟停標志一閃一閃表示啟停功能出現故障或暫時無法使用。這種情況在冬天出現比較多,因為冬季車輛啟動時電池溫度會很低,當電池沒有進入工作溫度時車輛的啟停功能是不會工作的,我們只要等車輛完全熱機之后,自動啟停就會恢復工作,這種情況是正常的我們不用太過擔心。若水溫上來后啟停功能沒有恢復,那么就需要到汽修廠檢查一下了。
發動機啟停技術是什么?
啟停技術指車輛在臨時停車時,發動機會自動熄火,當車輛需要繼續前進的時候,發動機會自動重啟的一套系統。簡單的說就是一套可以自動控制發動機熄火和點火的系統,簡稱STT。目前這個功能已經非常普及。
]]>
▼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遇到過以下這種情況:
四輪定位是一項經常要做的項目,為什么價格可以相差這么多?到底哪種價格才算合理的
四輪定位的收費標準
定位業務的開展,需要采購設備、聘請技師、定期培訓,都是不小的開支。所以四輪定位服務價格也較高。在這樣的大前提下,目前國內三類輪胎門店,各自收費標準都不同。
◆ 150元以上
一些大牌輪胎的超級體驗中心以及各個品牌的旗艦店,門店里所使用的儀器都是比較高端的,店長通常都有很多年的經驗,技師也很專業,服務水平和能力都很高。因此價格也高,最貴的好幾百,一般不低于150。
◆ 60元—150元現在很多輪胎店服務、技術水平上來了,車主滿意度也很高。這種“專業服務型”門店做一次四輪定位按照較為標準的操作流程規范進行,價格也比較有優勢,大約在100元左右。
◆ 50元左右對于一些剛剛起步的門店,一般價格在50元左右,甚至有些輪胎店的四輪定位是贈送項目。
為何價格一降再降?
四輪定位的價位之所以差別很大,有兩個原因:四輪定位儀的精度、技師水平的高低。高昂的設備、人工成本成為大多數門店的門檻。
01儀器精度
3D技術的四輪定位儀占據市場的主導地位,它比最早的激光、藍牙等技術更成熟,精度更高。目前市場上山寨的3D四輪定位儀占據主導,使得50元就可以搞一個四輪定位!其數據精度和德國等歐美傳統大廠的四輪定位儀精度相比,差距很大,直接影響了四輪定位的最終效果。
02技師水平
一般來說,貴的四輪定位服務,都是由專業技師進行操作,這類服務,一整套下來要1個小時左右。檢查底盤配件、測量四輪氣壓、前后恢復性推車、安裝剎車固定器、查找車型數據……十幾個步驟一個不漏。而便宜的四輪定位服務,技師的專業水平不是很高,操作流程不是很完善。
時間無價,技術無價
四輪定位不論收費多少,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一分價錢一分貨。貴的服務,自然有貴的道理。
作為這樣一個技術類的工作,多年的技術積累鍛煉了一雙巧手,一些老師傅可以輕松搞定輪胎問題,并且手藝精湛。四輪定位雖然與機器設備的質量好壞有著必然的聯系,但是與汽修人的專業水準同樣關系密切。
汽修人日積月累、辛辛苦苦積累的經驗同樣也是值得尊敬的。時間無價、技術無價,我們汽修人不能把自己的時間和經驗看得廉價。
對于收費問題,一些時候并不是消費者不愿意埋單,汽修師傅要做到的是讓消費者覺得錢花得值。
我們去看病都是先做檢查,再開處方。病癥輕的服藥就行,病癥重的就要手術。而對于維修企業來說,應重視客戶從提需求到最后服務的體驗過程。
車的問題到底有多嚴重、應該怎么修的?他們并不清楚。如果我們把問題說清楚、提出維修建議,然后讓客戶去決策,是不是就更容易獲得客戶的信任呢?讓客戶愿意為服務埋單呢?
說到最后
作為汽修師傅,應該讓每一位車主知道車輛的問題所在,給出科學、合理的建議及維修方案,供車主做決定。而車主對汽修師傅也應該多一分的理解,畢竟他們是靠技術吃飯的,沒有收入,談何服務?
來源:http://www.5aqiche.com/gai/5822.html
]]>